课程简介
《社会学基础》课程从人与社会、社会结构、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等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,亦从社会学理论和我国社会发展,以及个人相关等视角介绍社会学理论和知识,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理性思考。本课程内容包括: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、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、相关理论、研究方法、社会学的功能;人的社会化;社会角色;社会互动;社会群体;社会组织;社区;社会控制等。
课程目录
-
第一章:社会学导论
-
第二章: 人的社会化
-
第三章:社会互动
-
第四章: 社会角色
-
第五章:社会群体
-
第六章:社会组织
-
第七章:社区
-
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
-
第九章 社会问题
-
第十章:社会控制
课程标准
《社会学基础》课程教学大纲
一、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:社会学基础 课程类型: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型:理论课 适用专业:社会工作 总学时:54 二、课程简介 《社会学基础》课程从人与社会、社会结构、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等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,亦从社会学理论和我国社会发展,以及个人相关等视角介绍社会学理论和知识,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理性思考。本课程共分八章内容,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材料以"章——知识点”形式出现。 三、课程目标 修完本课程后,能够:初步认知社会学的基本知识,包括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、社会学的概念、研究对象、社会学的基本理论、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学的功能(第一章);认知社会化的概念,人的社会化的机构和过程,分析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及问题(第二章);理解社会角色的概念、类型,理解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,以及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失调情况(第三章);理解社会互动的产生、内涵及类型、意义,在认知社会互动理论前提下,理解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内涵,辨析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异同(第四章)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及类型,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及特征;(第五章);掌握社会组织的特征和分类、目标、结构等,理解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的相关问题(第六章);理解社区的概念,认知社区的分类,认知城市社区、农村社区和虚拟社区的概念、特征等(第七章);了解并掌握社会控制的基本内容,包括概念、分类、特征等;掌握社会控制的功能、方式;认知越轨行为及其社会控制(第八章)。 四、章节学习目标: 第一章:社会学导论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二章:社会化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三章:社会互动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四章: 社会角色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五章:社会群体 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六章:社会组织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七章:社区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八章: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 1.明确社会地位、社会分化、阶级、阶层、社会流动等概念的内涵 2.理解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本质 3.掌握与社会分层研究相关的理论 4.了解社会分层研究的常规方法和分层指标 5.了解个体在社会多元分层结构中地位确定 6.熟悉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7.掌握衡量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尺度 第九章:社会问题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第十章:社会控制 学完本单元后,学习者应能够:
五、课程准备
1.1.网上自主学习材料:共八单元,每单元包括单元要点、导读、基本理论、参考案例、延伸阅读、知识与能力训练题等。 1.2.课程视频、微课 2.学习者准备 2.1.教材:郑杭生主编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5版《社会学概论新修》(第四版) 六、课程考核 参见课程考核标准 |